上海雷允上药业——
中国现代中成药工业的摇篮
缘起“吴门医派”,发迹十里洋场
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是苏州吴门医派中的重要一员。康熙五十四年雷大升弃儒从医,研究并吸收吴门医派精华,潜心研制中药丸、散、膏、丹。雍正十二年雷大升在苏州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咸丰十年雷氏家族将店铺迁至上海法租界,开设了“雷诵芬堂申号”药铺。从此雷允上扎根上海,从单纯药铺发展成拥有几百个品种的中成药制造体系,时有“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之说。
合并调整,建立现代中成药生产企业
1958年8月,上海四大中药店(含雷允上)生产工场合并成立公私合营上海中药联合制药厂,于60年代与原国营上海市药材公司制药厂合并,1966年更名为上海中药制药一厂。2000年经过改制,原上海药材公司下的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二厂、三厂和雷允上制药厂,合并成立“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自此上海雷允上传承百年的制药精华,继承了建国以来上海中药制药业。
现代中成药工业的摇篮
雷允上药业曾创立中国中成药工业的多个第一,誉为“中国现代中成药工业的摇篮”:1957年,试制成功以氧化锌橡胶为基质的第一张中药橡胶硬膏剂--伤湿宝珍膏;1960年与上海医工院等合作研制出第一支抗菌消炎的复方中药注射剂-- “抗六零一”针剂(银黄注射液);1968年研制成功第一个中药颗粒剂—感冒退热冲剂;1976年生产第一例中药滴丸剂--苏冰滴丸;1977年研制成功第一个真菌类中成药--猴头菌片;1979年和瑞金医院合作研发成功第一个中西医结合药品--珍菊降压片;1985年从日本引进巴布剂膏药生产线生产第一个中药巴布膏剂--关节镇痛膏;1998年银杏酮酯及其制剂获得中国银杏叶制剂第一个二类新药证书;2003年在长兴岛的番红花GAP生产基地获国家第一个引种成功的GAP认证药材。
如今,上海雷允上药业拥有六神丸、丹参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原石氏伤膏)、猴头菌片、银翘片等一批知名产品,现有产品批文276个,常年生产8个剂型50余个品规产品。2015年,公司生产车间搬入占地约250亩的奉浦现代化中成药生产基地,形成“现代制造、雷氏中药”的理念和规范。
践行“责任、专业、合作、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始终以完整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致力于打造消费者信赖的现代大型优质中成药品牌企业。